• 搜索
    搜新闻
  •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

    世界新资讯:林歌 | 寒食冷火,古人咋吃清明

    来源顶端新闻时间:2023-04-05 10:15:09

    文/林歌

    林歌,80后,文学爱好者,旅游规划师。行遍千山万水,写过四海八荒。新浪微博@林歌,公众号:握刀听雨堂


    (相关资料图)

    代表作:武侠系列《银月洗剑传奇》《刺世嫉邪赋》《凤凰东南飞》《光明皇帝》,青春系列《南塘》《一场游戏》《一个地方,两个姑娘》,两京系列《长安古意》《东京梦华》,诗集《江湖故诗》等,计2000万字。

    #故乡风物#

    #春醒:古人咋过春天#

    公元846年,杜牧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。

    他因为与牛僧孺私交甚好,被宰相李德裕认为是牛党,遭到排挤,外放为池州刺史。

    池州,即今天的安徽池州,佛教名胜九华山所在地。

    那一年春天,清明前后,杜甫外出踏青,寻访名胜,突遇“泼火雨”。

    那雨纷纷扑面,做冷欺花,将烟困柳。

    这个时候,杜牧“酒徒”的天性可就显露无疑,好容易遇到个牧童,不是问哪里可以避雨,而是问哪里能喝一杯?

    于是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    当然,这个杏花村,不是现在的杏花村汾酒,应该是某个酒家的名字。

    那么,问题来了。

    杜牧到了那杏花村的酒家,喝上两杯,该拿什么下酒呢?

    炒菜,是不可能的了。

    毕竟那时候的清明节,跟寒食节是一起的,需要禁火三天,只能吃冷食。所以,下酒的菜,只能是用盐、醋、酱油凉拌的蔬菜沙拉。

    当然,也可能是酒家在提前卤好的柴鸡、柴鸭、野兔、鱼虾、猪大肠、鸡蛋之类。

    那个时候天气还有点儿小冷,所以卤好的肉就变成了肉冻,随便切那么一两盘,味道精美无比。

    想想也很馋人呐。

    池州既然靠近长江,水系发达,那么鱼虾应该很丰富。

    现捞上来的,直接剥了壳,蘸着酱油葱姜蒜吃,嘎嘣脆。

    当然,店家也可能用杏花村美酒生呛出虾蟹,用来下酒最美。至于吃法和做法,某音某手某红书上,都是各类小视频教程。

    除此之外,螺蛳不得不尝一下,毕竟清明时节正是螺蛳正肥嫩的时候,“清明螺,肥似鹅”嘛。

    店家想必早就在寒食节来临之前,就从水塘里捞上来,洗净了除去尾部,用葱、姜、辣椒等作料下水煮熟,备足了货,现吃现盛。

    喝完了酒,怎么着也得来点儿主食吧吧。

    主食一般是粥,比如糯米粥、麦子粥、大米粥。

    这些都是可以长时间放的,要不范仲淹也不会划粥断齑了。

    划粥断齑的意思就是说,熬好的粥,等凝固之后,用刀划成四块,每餐吃两块。

    池州应该有鱼子酱、虾蟹酱之类吧,吃粥的时候舀一勺,那么一拌,味道不要太美好。

    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叫做杏仁酪的粥饧,又称“寒食粥”。

    其实就是将熬耗的米粥或者麦粥,加入杏仁碎和糖。

    据说这玩意儿在两晋的时候,最为流行,到了宋朝达到巅峰,街头、庙会到处都有卖的。

    据说朝廷在举行完祭祀大典之后,还会将米麦粥和杏仁酪当作福利,赐给大臣。

    杜牧是京兆万年人,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人,肯定吃不惯大米,那就来点儿汤饼吧。

    汤饼,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面条。

    放凉的面条,会坨在一起,味道可能会差一些。

    但是,如果是蒸面、炒面、卤面等,凉吃下酒味道会很棒,现在的夜市上,经常是把面条当成一道凉菜来上的。

    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麦饭。

    那时候的麦饭,可不是用麦粒蒸出来的饭,而是炒面。

    就是将大麦、小麦混合后炒熟,磨成粉,吃的时候用水冲调,或加红糖、蜂蜜拌着吃。

    这种麦饭当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曾大放异彩。

    由于敌人的炮火封锁,志愿军战士吃不到热饭,只能用炒面充饥。

    魏巍的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里,曾经展现出了一种经典的吃法,说有个战士,用勺子一口炒面一口雪,混合着吃。

    看着好吃,但真吃起来很容易被噎到。

    难怪南宋的方岳会抱怨,“一杯麦饭洒悲辛”。

    当然,必不可少的主食,是寒具,即我们现在经常吃的馓子。

    从名字来看,这玩意儿就是寒食节的特供,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。

    成书于公元六世纪的《齐民要术》中,记载了它的制作过程:用蜂蜜水或枣汁和面,再下锅油炸到焦脆。

    那时候,它的名字叫做细环饼,“入口即碎,脆如凌雪”。

    由于特殊的口感,它一出世,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,刘禹锡还特地写了首诗赞美它,“纤手搓成玉数寻,碧油煎出嫩黄深”。

    这玩意儿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和风俗,变换出不一样的吃法。

    比如在青海西宁,人们会搭配着泡牛奶吃,茶果就是这么来的。

    在河北衡水,人们会把馓子扎成蝴蝶形,造型精巧、寓意吉祥,是逢年过节的宴客点心。

    在江浙包邮地区,通常是佐茶的小点。

    在四川阆中,标准吃法是捏碎后泡油茶,再加入切成小块的大头菜、捣碎的花生米、椒盐、葱花、红油等。

    池州作为南方地区,可能会给杜牧提供青团和糯米藕。

    青团就是用艾草,雀麦草或者草头榨汁,倒入糯米粉和面,然后用红枣、豆沙做甜馅儿,或者用肉松、蛋黄作咸馅儿。

    整出来的青团子,油绿如玉,软糯清香。

    与青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,蒿饼。

    它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,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,以肉、蔬菜、豆沙、枣泥等作馅,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,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。

    看着是真好吃,但吃起来是真粘牙。

    而且这玩意儿不容易消化,所以吃一个意思意思就可以了。

    糯米藕则是将泡发好的糯米,装入莲藕中,放笼屉里蒸熟,然后切片,浇上桂花蜂蜜。

    这玩意儿是白居易的心头爱。

    他在苏州做刺史的时候,为了加固塘河,种满了荷花。

    因塘河水质清冽,长出来的藕又脆又甜,满口清香。

    白居易便命人用桂花卤煮藕糖,或在藕节中灌糯米,焐熟食用,风味独特,尝过之后,回味无穷。

    古人之所以将清明过得有滋有味,又是祭祖,又是放风筝、荡秋千、吃冷食的,最大缘由是假期长。

    唐玄宗时代,寒食和清明节一起放四天假,到了唐德宗李适,则放七天。

    宋朝也延续唐朝寒食、清明放假七天的制度。

    重要的是,这七天假期,不是调休调出来的,而是实打实的。

    有钱又有闲,难怪能琢磨出这么多好吃又好玩的清明。

    #顶端作家造星计划#

    关键词:

   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    上一篇: 人间烟火|即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