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网财经12月23日讯(记者 朱玲)日前,《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《意见》”)释出,成为我国首份专门针对数据要素的基础性文件。《意见》提出了20条举措,因此也被业内成为“数据二十条”。
(资料图)
其中,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、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,以及数据资源持有权、数据加工使用权、数据产品经营权“三权分置”的产权运行机制等,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。确定了权属,也意味着可以转让权属,激活数据交易市场。
政策刺激下商机涌动。那么,“数据二十条”又将给支付机构带来怎样的影响?业内认为,这将会加速数据的商业化进程,带动支付机构企业数字化服务的增加,让支付机构更容易获取第二增长曲线。
一条主线、四项制度、四项措施
在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教授看来,“数据二十条”可概括为“一条主线、四项制度、四项措施”。把握一条主线,坚持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、赋能实体经济这一主线,以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、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为目标。
记者注意到,数据“二十条”中提及构建的4个制度,即数据产权制度,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,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,和数据要素治理制度。其中颇受业内关注的是,《意见》要求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,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、数据加工使用权、数据产品经营权“三权分置”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。建立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、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。
另外,《意见》还提出,对于公共数据,不承载个人信息和不影响公共安全的公共数据,推动按用途加大供给使用范围。推动用于公共治理、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无偿使用,探索用于产业发展、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。
李爱君认为,“数据二十条”明确了数据基础制度的建构思路,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,创新制度安排,有利于强化数据要素的优质供给,促进数据资源的合规流通。尤其对持有数据、使用加工和数据产品经营的企业在数据层面有了基本权益的明确。另外,对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形成有着深远意义。
中信证券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提到,“数据二十条”的提出与落地,对于深化有关数据要素的认识、凝聚数据流转利用的规则共识、全方位培育多层次数据生态等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,预计未来国内将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,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。
北京大成律师合伙人肖飒也表示,在年末作为压轴出台的“数据二十条”无疑是数据领域的“重磅炸弹”,为我国后续的数据领域制度建设拉开了帷幕,也标志着我国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更进一步。可以预见,一个公平安全、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治理体系即将到来,数字经济也注定在我国茁壮成长。
对支付行业有哪些影响?
政策刺激下商机涌动。那么,“数据二十条”又将给支付机构带来怎样的机会?
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,支付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,一端连接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,一端连接了规模庞大的商户及各类场景,每天的支付行为中能够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,对于分析商户经营、消费者行为等来说极具价值。
在苏筱芮看来,“三权分置”的产权运行机制建立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三点,一是能够从源头来确立支付数据的归属权,促使支付机构规范采集和管理各类支付数据,使得后续的数据使用等环节更加便利;二是能够明晰数据的流转规范,使得数据的传输、共享、使用等环节路径更加清晰;三是可以通过经营权的明确,发挥数据存在的市场价值,通过数据要素赋能具体业务,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
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,支付是商业的入口和闭环,也是十亿级用户和百万级商户的流量平台,支付机构一直拥有海量数据,而且数据的价值特别高,直接和用户消费相关,和商户的每月流水相关,在此之上能够加载的用户画像、小额信贷等增值服务很多。而《意见》的发布,能让数据的价值更加直观,度量标准也更加明晰。这就会大大加速数据的流动,激活数据市场,让数据的价值在不断的增加。
一位支行业内人士则表示,支付并不缺乏数据输出的商业模式。早年部分支付机构通过对网贷机构输出支付数据,极大提升了风控能力,尽管这些并不是支付数据应有的、合规的、成熟的商业模式。而“数据二十条”,会引导支付行业将支付数据的应用步入正途,并从中挖掘支付以外的新输出价值。
王蓬博表示,对于用有丰富数据的支付机构而言,有两个方面的利好,一是从合规性上来看,数据终于有了全面的合理的评估规范,二是从收益上,会加速数据的商业化进程,带动支付机构企业数字化服务的增加,让支付机构更容易获取第二增长曲线。
“这对整个支付行业完成数字化转型,不再仅仅依靠支付服务费盈利就会有了更多的可能,也会让支付机构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,减少很多擦边球和违法的业务。”王蓬博表示。
关键词: